当38岁的李明在江城体育中心的草皮上鞠躬谢幕时,看台上飘起的3000条金色围巾组成了海洋——那是他身披江城队22号球衣的颜色,从1998年青年队出道到2023年宣布退役,25年职业生涯从未更换过战袍的传奇,终究迎来了句点。 少年与城的相遇1998年的江城还在甲B联赛挣扎,16岁的李明在雨中的训练场上被时任主帅叫住:"这孩子跑起来像风,留一队吧。"彼时他还是个放学后要帮父母看杂货店的少年,球衣号码是随手分配的22号,没人能想到这个数字会成为未来江城足球的图腾。2004年中超元年,22岁的李明在对阵北京队时打入制胜球,赛后他把奖金换成了200个足球捐给家乡的小学。那天江城晚报的头版标题是:《我们的孩子,踢进了春天》。此后十年,他从边锋转型为中场核心,用精准的传球串联起球队的攻防,球迷叫他"江城之肺"。 坚守的重量2011年球队陷入保级危机时,广州队开出三倍年薪的合同,李明在发布会上攥着话筒说:"我见过这里空无一人的看台,也见过满场的欢呼。如果要走,应该是带着冠军离开,而不是在低谷时逃跑。"次年他以队长身份率队完成保级,谢场时被球迷抛向空中,球鞋都被踩掉了一只。2018年球队迁往新球场,他坚持把老主场的草皮移植了一块到新基地:"这下面有我们的汗水,得带着走。"那年他36岁,依然是联赛出场次数最多的本土球员,膝盖里的钢板已经陪了他八年。 最后的谢幕2023年赛季末的告别战,对手送来了纪念奖杯,而看台上的老球迷举着"25年,我们一起老了"的横幅泣不成声。第63分钟被替换下场时,全场响起22分钟的掌声——从1998到2023,刚好25年。"我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都在这里发生,"李明对着麦克风哽咽,"第一次进球,第一次受伤,第一次当爸爸......江城给了我所有。"他脱下球衣,露出背后印着的"一生一城"四个汉字,那是球迷众筹给他定制的退役纪念款。如今江城队的22号球衣已被永久封存,而青训基地的墙上多了一行字:"比天赋更珍贵的,是坚守的勇气。"在中国足球频繁更迭的浪潮里,这段从少年到白头的故事,终将成为被反复讲述的传奇。
|
|